1979年2月,因为越南侵略者毫无底线的多次敌对中国,并且侵入中国的西南边境地区,为了反击越南人已经滑向霸权主义的行为,我国决定出兵越南,打响自卫反击战。
在这一战之中,我国著名的开国上将杨得志以及许世友将军担任两路大军的统帅,分别从云南以及广西两个省进入越南边境。前线的战斗指挥是由许世友以及杨得志将军负责的,但关于整一场自卫反击战后方的一切指挥,则是由北京的中央军委来进行全面把控的。
而1979年的这一场自卫反击战,也被称为新中国开国元勋门最后一次并肩作战,当时领衔整场战争的乃是邓公。邓公虽然不是元帅,但在1955年新中国实行军衔制的时候,邓公与毛主席还有十大元帅,都是中央军委的委员。也就是说,邓公虽然没有元帅的军衔,但却有元帅的实际地位。
在解放战争时期,邓公率领着中原野战军创造了大量的胜利,所以邓公在1979年的自卫反击战中也被视为最高的统筹者。但事实上,除了邓公以外,在中央军委的指挥室中,还有这几位新中国重要的开国元勋,比如徐向前元帅、叶剑英元帅。
作为新中国重要的开国元帅,这两位老帅对于战场的策略布局以及后勤规划经验是非常老道的。而除了这两位老帅以外,还有一位大将,这位大将乃是新中国第一大将,他就是粟裕大将。
事实上,粟裕大将出现在这个指挥室中是非常符合常理的,因为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期就率领着华东野战军创造了淮海战役的大胜利。毛主席曾经对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表示过,粟裕乃是他最会打仗的战友,从毛主席的评价中就可以得知,粟裕的军事水平即便在元帅的行列之中都能排到前三。
但问题是,粟裕大将自1958年卸任了总参谋长的职位之后,他便离开了一线的军事指挥工作,开始转入二线的军事科学院担任副院长。在1958年之后,粟裕再也没有在军队担任一线职务,既没有担任司令员,也没有担任政委,又或者是参谋长。
所以按照职位而言,粟裕本来是不会出现在这一场指挥自卫反击战的场合中的,但鉴于自卫反击战的总体难度以及这一场战争的性质,曾经作为解放军最高领导人以及最高级指挥官之一的粟裕,他的战略眼光远超了许多人。所以让粟裕大将来到这场战役的指挥时,必然能得到粟裕大将许多关键的建议。
事实上,早在自卫反击战打响之前,粟裕在1969年的珍宝岛战役发生之后,便遵从中央军委的命令,坐着吉普车巡查了北方边境长达数千公里的防线情况,当时的粟裕就已经做好了预防苏联并且和苏联开战的准备,也是在经过数千公里的视察之后,粟裕对于北方的防线做出了非常新颖的评价以及改革。
当时粟裕的建议对于很多人而言还是有些多此一举的,但直到1979年的自卫反击战打响之后,几位老帅才不禁感叹,原来粟裕早就在十年前埋下了这一伏笔,以南北制衡的办法来让自卫反击战高枕无忧。那么,粟裕是以什么办法来进行南北制衡的呢?而是南北制衡对于整一场自卫反击战的核心意义是什么呢?
粟裕大将对于新中国的国防战略指定其实是有着非常深远意义的。在1954年的时候,毛主席任命粟裕大将担任总参谋长,粟裕大将便肩负起了整一个新中国解放军的各项作战预备工作以及国防工作。虽然在1958年的时候,粟裕大将因为错误批评的原因被迫卸任了总参谋长,但粟裕大将的战略思想影响对于新中国的总参谋部而言是非常大的。
张爱萍将军在晚年的时候就曾如此评价过粟裕大将,粟裕在担任总参谋长的那段时间,总参谋部的效率以及成果是最为突出的。张爱萍将军作为我军之中最敢说真话的人物,从他的评价中就可以知道粟裕大将对于新中国的国防以及解放军的军队建设做出的非常巨大的贡献。
在1969年珍宝岛战役爆发之后,中苏关系达到了一个非常紧张的阶段。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当时叫嚣着要对中国进行所谓的外科手术,也就是将大量的核武器投掷到中国,攻击中国各个重要城市,以此来打击中国的工业以及后勤运输。
除此之外,苏联人在进行核打击之后,必然是会派遣百万大军从中国的北方边境一直入侵中国。所以,为了避免苏联做出如此极端的战略挑衅,中央军委邀请了粟裕前往北方边境进行视察,希望粟裕能够对北方边境的防御提出一点意见,粟裕得到了中央军委的命令之后,便立即出发。
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粟裕走遍了新疆、内蒙以及东北一线的重要边防地区,在考察北部边疆防御的时候,粟裕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北部边疆地区,因为我国与苏联之间并没有什么天险防线,所以我军就制造了大量的人造山以及人造湖作为缓冲地带,以此来防止苏联的陆军直接南下。
在这些人造山之中也存放了大量的补给以及各种各样的军备所需物资。粟裕则认为,这种防御本身的漏洞在于从我国的各个生产区将物资运输到前线的人造山的过程太过于繁琐,而且苏联的陆军一旦封锁了沿途的道路,那么这些人造山的存在意义其实本质上是并不太大的。
所以粟裕干脆使用另一种办法,那就是延长战线,以时间来拖垮苏联入侵中国的步伐。粟裕提出将所有花费在人造天险上面的军费用来打造堡垒以及加强沿途城市的城市防御。
除此之外,我军还要将大量的纵火炮武器放置在北方边境,而我军并不需要考虑在边境地区就歼灭苏联入侵的敌人。我军要做的是让苏联军队进入了我边境地区之后,让他们的战线越来越长,然后再拖垮他们。随着粟裕的这一思路改革,新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对峙则让我国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
到了1979年的时候,随着我国决定打响自卫反击战,其实当时我国面对最棘手的问题并不是该怎么去打越南人,而是该怎么去预防苏联人。越南之所以敢屡次挑衅我国,是因为他与苏联之间签订了所谓的合作同盟条约。
在这份条约之中,苏联约定,只要越南受到了我国的打击,那么,苏联就有无条件参战资格。也就是说,一旦我国对越南发起自卫反击战,苏联的部队就会参与其中。这一场战斗就会变成中苏之间的战斗。所以在自卫反击战打响之后,我国真正要预防的乃是北方边境的苏联敌人。
而粟裕在自卫反击战打响之后,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让深入越南作战的部队立即歼灭敌人,然后立即返回国内。只要我军在越南的主力可以马上脱离出越南战场,那么就算苏联敌人入侵,我军也能够立即调集部队北上抵抗苏联人。
而根据粟裕的判断,我军在北方边境进行的一系列防御改革,足以让苏联人难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纵深我国太多地区。粟裕提出,一定要避免苏联歼灭我军的有生主力,以此来保证我军与苏联人战斗的整体实力。
正是因为我国有了如此完善的布置,苏联人知道,即便他们趁着我军在打响自卫反击战的时候入侵中国,事实上也是于事无补的,只要我军在立即击败了越南之后抽调部队北上,苏联的入侵也于事无补。这也是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在1979年自卫反击战的时候,苏联没有出兵支援越南的根本原因。
那就是因为粟裕早已经在国防建议上做出了万全的准备,他的战略眼光在十年前便已经定下了这一基础。正是因为粟裕的南北制衡思维,才让自卫反击战已最小的代价,让我国取得了最大的成果。
发布于:天津市